楠梓國小 楠梓坑學廊

在歲月的庇蔭下成長

  已有108歲高齡的楠梓國小,南鄰楠梓坑古街,北接新興重劃區,可說是位於楠梓新舊交接的關鍵點。學校不但致力推展民俗運動,小朋友們幾乎個個是扯鈴好手,校內更有多株被市府列入珍貴老樹的高齡樹木,其中在操場旁的一百多歲老榕樹不但是學校的精神指標,更孕育豐富的生態,許多松鼠、小鳥依著老樹生活,小朋友也得以和這許多可愛的小動物為伍。

全校師生共同命名

  不過楠梓國小校門口及步道卻經常帶來煩惱。由於位於楠梓新路上的校門是上下學的主要出入口,然而原本的步道與全校兩千人的學生數比起來顯得窄小,校園圍牆也老舊封閉,而校門口兩側的緩衝空間界定模糊,家長的機車總是騎上人行道且任意擺放,使得等待空間被壓縮,造成學童行走的危險,同時校門口車流更是紛亂不堪。

  因此楠梓國小陳英明校長兩年多前便開始準備申請通學道計劃工程,邀請學區內所有的里長以及家長會一同討論對於步道的需求與看法,更舉辦全校師生的步道命名活動選拔,在整合幾位得獎者所提供的名稱後,將楠梓國小的通學道命名為「楠梓坑學廊」。

  「楠梓坑學廊」和原來最不一樣之處便是校門旁多了一處寬廣的等候平台,木質的地面與步道、車道有了明顯的區隔,小朋友可以在此安心地一面玩耍、一面等候家人來到。

單調公路旁的有機步道

  同時此計畫中也將步道往學校退縮3.9公尺,大幅加寬行走的空間;而圍牆高度也予以降低,整體景觀得以開放,不但可以欣賞到校內扶疏的樹木,圍牆下更增設植栽槽,植以高低不同的複層植栽,一改過去給人的生硬乾燥的感受;牆面上則鑲嵌著由旗津窯燒製的藝術陶磚,楠梓天后宮、學校裡130歲的老榕樹、校內的可愛松鼠、楠梓天主堂……,每個畫面都記載著學校與社區共同擁有歷史腳步與記憶。

  多了綠色植栽的楠梓國小通學道不但變得生機蓬勃、安全又健康,也使得地方文史特色成為小朋友和社區居民共同的生活教材,進行有機學習,並且更加活絡雙方的互動。如今行經楠梓新路,景觀不再單調生硬,甚至有讓人想要在此多作停留的感覺,當人們願意在此停留,通學道的生命也就盎然地開展!